昨天,杭州正式恢復早晚高峯錯峯出行。杭州交通擁堵指數平台數據顯示,昨天早高峯時段的擁堵指數峯值為5.28,比一般的週一早高峯要低,但較春節長假後復工那幾日有明顯提升。上塘—中河高架、秋石高架等重要交通節點,一早出現了車輛排隊的情況。
對於錯峯出行的恢復,有市民提出疑問:為何限行措施是在本週一恢復,而不是春節長假結束就立即恢復?這一決定的依據是什麼?昨天,記者也就這些疑問諮詢了杭州交警。
本週早晚高峯車流量逐漸增加
預計元宵節後完全恢復常態
在杭州交警的日常監測中,早晚高峯的延誤指數一直是衡量交通擁堵狀況的重要指標。這項數據的基準值是1,代表道路暢通時的行車效率,數值越高,説明道路越擁堵。延誤指數在1.5以內時,交通狀況基本處於暢通水平,往常杭州主城區工作日實行早晚高峯限行時,延誤指數的平均值在1.65左右。
根據杭州城市大腦分析統計,春節長假後開工首日(2月18日),杭州主城區早高峯平均延誤指數為1.21,最高延誤指數1.32,比春節前的2月5日下降18%;晚高峯平均延誤指數1.35,最高延誤指數1.45,比2月5日下降21%。而2月19日晚高峯,杭州市區平均延誤指數升高至1.45左右,説明車輛在逐漸變多,但道路總體仍處於暢通狀態。
另一個衡量交通擁堵狀況的數據指標是汽車在途量。根據杭州城市大腦分析統計,2月18日,杭州主城區早晚高峯平均在途量為22萬輛左右,2月19日上升至25萬輛左右,而往常早晚高峯限行時,這個數據保持在32萬輛左右。
上述兩項重要數據都表明,節後復工前兩日,杭州主城區總體交通狀況良好,還未回到正常水平,從便民的角度考慮,並不需要立即採取錯峯限行措施。而隨着更多的人回到杭州工作生活,再加上短時陰雨天氣可能對交通造成的影響,本週主城區早晚高峯的車流會逐漸增多,慢慢接近一般工作日正常水平。有鑑於此,杭州交警在數據研判分析的基礎上,決定於本週恢復錯峯限行。預計正月十五以後,主城區早晚高峯將完全恢復至以往工作日的通行狀態。
下週一起錯峯出行新政正式實施
不同號牌車輛的限行規定也不同
需要特別提醒廣大車主的是,下週一(3月1日)起,新的錯峯出行方案將正式實施。對於浙A號牌車主來説,限行規定沒有變化,但對於浙A區域號牌車主及非浙A號牌車主就要仔細研究一下了,彼此的限行範圍是有區別的。
根據新方案,浙A區域號牌車輛在工作日的7:00—9:00、16:30—18:30,不得駛入原浙A號牌限行區域;工作日的7:00—10:00、16:00—19:00,不得駛入繞城範圍內的高架路、快速路(不含紫金港路隧道、紫金港路南隧道、紫之隧道、之江大橋等)。
非浙A號牌車輛在工作日的7:00—9:00、16:30—18:30,不得駛入繞城範圍內的杭州市域所有道路(高速不含);工作日的7:00—10:00、16:00—19:00,不得駛入繞城範圍內的高架路、快速路。
另一方面,為方便市外羣眾來杭辦事需要,結合浙A區域號牌設置和工作日高峯時段區域錯峯出行調整,杭州對“急事通”措施進行相應了調整,於3月1日起同步實行。與此前不同的是,外省號牌(即非浙號牌)小客車,一個自然年度內允許通行的次數不超過12次,且每個自然月不超過3次;本省非浙A號牌小客車,一個自然年度內允許通行的次數不超過24次,且每個自然月不超過3次。車主可按規定通過“浙裏辦”APP、支付寶、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等平台申請“急事通”。
記者還了解到,考慮到新錯峯出行方案實施後車主出行習慣有一段適應期,杭州交警部門人性化設置了執法過渡期,即5月1日前對非浙A號牌小客車在新方案調整的區域道路內違反錯峯出行規定的暫不處罰,作教育提醒;5月1日起按新的錯峯出行相關規定進行執法管理。另外,新措施實施後,杭州交警將對接各導航平台,將新的錯峯出行規定納入導航提醒,並在邊界道路設置錯峯出行標識。
蕭山網版權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