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工作很用心的,社區有什麼事他從不推脱。”藕湖浜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口中的“發哥”就是社區的綜治主任張洪法,作為一名老社工,56歲的張洪法十幾年來始終堅守崗位,勤勤懇懇。
連續作“戰” 守好抗“疫”最前哨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藕湖浜社區老社工張洪法也不例外,甚至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疫情期間,張洪法與工作人員正在搭帳篷 (左邊為張洪法)
設置卡口(中間為張洪法)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他就和同事們一起不分晝夜,連續作戰,堅守在防控工作第一線。藕湖浜社區因區域內樓幢分散,設立了10餘個卡口。張洪法憑着多年的工作經驗,當起了卡口設計的智囊團和卡口布置的施工員。他踩上三輪車拉着鐵柵欄和鐵絲網等工具,和退伍軍人徐水榮、年輕社工戚鈞煒等人一起,不辭辛勞地穿梭在各個小區,一點一點建設起防疫“堡壘”。短短兩三天的功夫,他們就封閉了40餘個不必要的出入口,並完成了10餘個卡口的設置。
為了保障志願者值守工作正常運行,在卡口搭好帳篷的同時,張洪法還會為每一個卡口拉好電線和插座,架好電燈和暖風機,為志願者做好後勤保障。他還會定期巡視卡口帳篷,對損壞的帳篷、圍擋進行維護。
封鎖小區
令張洪法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2月底的一天傍晚,一陣大風把新橋園31幢卡口的帳篷直接颳倒,張洪法和社區退伍軍人徐水榮第一時間趕往卡口,但由於帳篷的支架被損壞到無法修復,影響到了卡口值守工作,張洪法十分着急,他環顧四周,突然看到附近的煤研所卡口,靈機一動,設置臨時措施將兩個卡口合併,暫時解決了問題,等張洪法安頓好志願者後脱下雨衣才發現,自己的衣服鞋子早已濕透了。
設置卡口、24小時“跟蹤”返抵人員、充當垃圾清運員、走訪轄區企業發放温馨提示......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張洪法的身影。
身患重病 依然守護社區每一個人
“疫情這段時間我們一天都沒休息過。”張洪法告訴記者,休息就意味着“漏洞”的出現。那段時間,白天他在各個卡口忙碌,吃完晚飯,他到各個小區巡邏一圈,回到家9點多,手機要保持24小時暢通,一有事就要趕往現場。
修復路面(左一)
天有不測風雲。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讓張洪法的身體出現了狀況,但是他一直堅守崗位,直到疫情結束才去醫院檢查自己的身體,檢查出來是重症。生病、住院、治療讓張洪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開始都沒認出來發哥,人瘦了很多,臉瘦削了、頭髮也沒了......”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洪法在面對病情時,依舊樂觀面對,一出院,張洪法像往常一樣到社區,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沒什麼,這是我的本職工作。”張洪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也是一名服務百姓的社工,他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守護着社區每一個人。
相關新聞
蕭山網版權聲明
